• 现状概况

自1986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成立以来,不断传承发展、守正创新,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上逐步形成了四个方面的特色优势:

(1)师资力量雄厚:以中国工程院吴志强院士领衔,拥有8个学科方向共50余位全职专任教师,引领全国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

(2)教学体系完整:构建了以公共基础教学平台为支撑,工程技术、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培养体系;

(3)产教融合紧密: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形成了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教学和能力培养模式;

(4)国际氛围浓郁:充分利用国际会议和讲座、师资交流、学生互换等一系列海内外交流机会,营造了面向国际专业前沿的学习氛围。

截至2021年底,师资队伍共有全职专任教师55名,其中52人拥有博士学位。众多教师曾留学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荷兰、新加坡等国,并在境外知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教师学术思想活跃、博采众长,不拘一格。全职教师中正教授占在编总数的45.5%。全职博士生导师34名,每年招收20名左右的博士研究生(生师比为1:1.7);全职硕士生导师52名,每年招收约80名硕士研究生(生师比为1:0.65)。其中具有注册规划师资格的“双师型”导师占比超过80%。

全职教师中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名,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1名,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1名、法国艺术和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吴志强院士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彭震伟教授、卓健教授分别担任全国城市规划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和秘书长,牵头全国专家制定专业培养规范、评估标准、核心课程指南和一流学科发展报告。此外,近年来还采取“柔性引进人才”的政策,聘请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院士、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参与课程建设和直接授课;结合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聘任校外行业导师50余位。

在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过程中,以城市规划系为核心,与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亚洲开发银行城市知识中心、城市规划与建设干部培训中心、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紧密协同,构建“教学育人-科学研究-工程实践”集成平台,全面支撑城市规划高层次人才的全方位培养。

几十年来,凭借着雄厚的师资实力、完善的课程体系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在国内全面引领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在国际上代表中国规划学科的最高水平。负责编制的《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提供了参照标准;主编的《城市规划学刊》是中国城乡规划学科领域最为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在我国土木建筑工程学科领域的169种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列第一;一年一度主办的“中国城乡规划学科发展论坛”已成为中国城乡规划学科最有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作为首届世界规划院校大会的举办地、世界规划教育组织(World Urban Planning Education Network,WUPEN)的发起者,同济大学城乡规划正力争进入世界一流学科方阵前列,建成“中国特色、全球领先”的规划教育中心和学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