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城镇化·城市人”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日期:2019-11-06

2019“城镇化ž城市人”学术研讨会于111日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顺利举行。研讨会由联合国人居署-上海市政府-同济大学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研究与培训中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主办,由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协办。“城镇化ž城市人学术研讨会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城镇化城市人研究室主任黄怡于201710月组织发起,今年已是第3届。本届研讨会主题继续聚焦“可持续的城镇化”与“包容的城市人”领域,研究与城镇化过程、城镇化品质、城市人生活相关的议题。来自国内外10余所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开幕式由黄怡教授主持,她回顾了在院系支持下“城镇化ž城市人”学术研讨会的发起经过和“城镇化城市人”研究平台的推动进展。她通过一组数字概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城镇化的巨大成就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任务,并表明了“城镇化城市人”学术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和长期性。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教授代表主办单位首先对各位与会嘉宾表示了诚挚的欢迎,他由城镇化城市人研讨会的举行联想到包括黄怡教授在内的同济规划团队对中国第一个申设成功的“世界城市日”的贡献;并提出了对当今城镇化发展变化的理解,包括从体验到算法的变化、从对美学追求到对社会科学关注的变化、从建造到生态的转变以及从“共享”到“专属”的变化。

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张宝义研究员代表协办单位致辞,他指出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0%已经完成了实现第一个百年计划的重要目标,将进入城镇化的新阶段。刚刚结束的四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其中也包括城镇化方面的发展,城镇化与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概念是包含在一起的。并且中国城镇化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及其复杂性与不可复制性。

研讨会的主题演讲整体分为三个板块,分别从区域、城市及地区三个尺度层面,围绕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品质、城市人生活环境展开研讨,共有13个主题演讲。黄怡教授、梁鹤年教授和庞磊博士分别主持了三个板块的讨论。


环渤海湾区——缘起与基础性分析

张宝义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张宝义研究员首先扼要阐述了中国环渤海湾区及城市群的发展状况。他从中国湾区经济发展现状导入对环渤海湾区的基础要素分析,通过对环渤海湾区城市群、港口、产值、规模、区位交通等要素进行现状分析,与粤港澳大湾区和其他典型的世界湾区案例的横向比对,以及对与经济相关的地理战略条件和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人才支撑、市场化水平、区域协同与治理等新时代相关要素潜力进行概括和未来预测,阐析了环渤海湾区发展定位和战略、所面临的区域合作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环渤海湾区——缘起与基础性分析

张宝义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张宝义研究员首先扼要阐述了中国环渤海湾区及城市群的发展状况。他从中国湾区经济发展现状导入对环渤海湾区的基础要素分析,通过对环渤海湾区城市群、港口、产值、规模、区位交通等要素进行现状分析,与粤港澳大湾区和其他典型的世界湾区案例的横向比对,以及对与经济相关的地理战略条件和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人才支撑、市场化水平、区域协同与治理等新时代相关要素潜力进行概括和未来预测,阐析了环渤海湾区发展定位和战略、所面临的区域合作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极化还是均衡?重塑大国城市化战略格局

孙斌栋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教授、党委书记)

孙斌栋教授的报告从全球层面超大城市引入注目的发展开始,引出对于城市格局的思考,并着眼于我国城市化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指出未来必然需要合理高效的城市体系来应对现有的城乡分割、区域差异等主要问题。通过“Zipf法则”对世界范围内128个国家的人口和发展数据进行研究,探讨城市规模分布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并得出国家城市规模越接近Zipf法则规律国家经济绩效越强的判断,城市格局过于积聚或分散,对各类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难以实现国家经济绩效的最优化,中国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应当实现更均衡的发展。



新时代中国城市的“边缘化”空间:机制与应对

李志刚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院长)

李志刚教授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依然突出的问题,在简析“边缘化”空间相关概念、特征与机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6类边缘化空间,即区域不平衡发展下的“边缘化”空间、城市尺度的“边缘化”空间、城市郊区的“边缘化”空间、城市治理中的边缘化空间、底层农民工的“边缘化”空间以及生态管控下的“边缘化”空间。并提出通过破解行政区隔和条块分割、优化资源配置和交易机制、加强要素流动和建立合作机制以及政府主动作为等供给侧改革来达到“去边缘化”的目的,实现从小康到大同的目标。


都市主义视角的城镇化进程

王世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院长)

王世福教授通过对城市化的不同解读切入,探讨了都市主义(urbanism)内涵,分别阐述三种语境下的都市主义:源于生活方式的城市性、指向生活方式的城市实践以及面向城市的城市学教育体系。进而回顾了“逃离城市”思潮以及“城市胜利”宣言,直至Charles Waldheim提出都市主义是城市化过程与结果的经验、研究与干预。他指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主义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在工业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综合作用下,都市主义作为国家成熟的一种标志,需要强调城市的教育价值、创新价值和乡村责任。



西方文明与中国规划的未来

梁鹤年

(加拿大女王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原院长)

梁鹤年教授对比了中西方不同文明形态下的价值取向,解释为什么混合用途、职住平衡、生态持续等规划理念难以真正在西方城市出现。他强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应该通过优化人居环境的接触机会去提升“城市人”与其所选人居环境的匹配程度,规划的最佳匹配应该是性能规划、动态载体以及留有余地的三者结合。人的理性与物性是规划的出发点,一个城市不论大小,都应综合考虑个体的理性与物性两方面,遵守个人自存与共存的平衡,才能构建幸福的城市。



土地储备制度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城市人理论”的视角

王志锋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城市与房地产管理系教授、系主任)

王志锋教授聚焦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土地储备制度重要性的讨论。报告概述了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历史变迁以及在全国、区域层面的状况,并从城镇化质量的核心“以人为本”出发,基于梁鹤年教授提出的“城市人理论”,从人的理性和物性需求两个角度选择构建了表征城镇化质量的21个指标。基于27个城市城镇化质量方面的数据,又建模分析土地储备制度对城镇化质量影响的传导机制。结论表明,土地储备机构主导的土地储备制度促进了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的土地储备制度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


社会资本影响下的北京街区更新——再探以人民为中心

唐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

唐燕副教授的报告呼应了当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重分析北京城市更新的制度建设及实践情况。北京城市更新的制度建设以街区更新、责任规划师制度以及项目带动为特征,规划以及规划师都面临着角色身份与认知思维的转型。通过具体的街区更新实践案例展示了社会资本力量在老旧小区参与式微更新中的推动作用、如何增强社区的社会资本让社区更新项目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实际诉求。并从方式演进、作用途径、行动转换、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从规划设计向管理运作的延伸。



面向实践的城市包容性体育空间优化

胡莹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胡莹副教授在系统梳理我国体育政策与城市体育空间形态演进、体育设施资源增长情况的基础上引入“包容性体育”、“包容性体育空间”的概念,从体育公平角度结合对广州、苏州、杭州等城市体育空间的现状调查,归纳分析了当下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在供给与规划中存在的排斥性问题类型。并基于传统体育空间规划模式与包容性体育空间规划模式的比较,探讨包容性体育设施规划编制的影响因素、包容性体育空间的规划实践困境,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包容性体育空间的规划应对举措。


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差异性机制研究

黄怡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城镇化城市人研究室主任)

黄怡教授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首先阐明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制度体系的概念与政策内容,并进一步明确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规划涵义,即从原有的用地规划、设施专项规划转向兼顾用地、设施、供给体制的系统规划。在整体梳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领域现状的基础上,着重阐析了在太原市以人为本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研究项目实践中的部分探索与思考,探讨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一些独特而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提供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性机制的基本分析框架。



面向可持续社区的城市公共资源空间配置定量化研究

吝涛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吝涛研究员的报告首先是基于城市尺度POI的城市住区公共服务可达性评估研究,以厦门市为例,通过百度和高德地图混合POI数据,在空间维度构建了基于城市尺度POI的城市住区公共服务可达性复合评估模型。接着是基于人群需求的城市住区公共服务可达性评估研究,建立了基于不同人群需求、主客观融合的城市住区公共服务可达性复合评估方法,并对厦门住区公共服务整体供需匹配情况进行评估和解释。最后是基于用地功能变化的城市住区公共服务可达性动态评估研究,分析了厦门市各类公共服务空间可达性的时空演变机制。



阳光·城市·人——日照环境友好型高层高密度居住地段用地布局探讨

张洪恩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副系主任)

张洪恩副教授首先分析了日照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密切相关性以及我国高层高密度城市住区日照环境矛盾突出的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城市日照管控方法缺失的现实问题;并详细阐释控规阶段的管控缺位造成修规阶段日照环境矛盾的各类具体情形,例如地块规模、地块建设时序的影响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日照环境约束的控规编制方法与过程,包括日照环境友好型高层高密度居住地段用地布局的原则与模式。最后通过青岛市日照环境友好型居住地段用地布局实例进行演示,提出了以组团公共服务地块为中心的日照环境共同体概念与方法。


高密度街区风声环境与空间形态指标的关联性研究——以深港为例

余磊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建筑系副教授]

余磊副教授首先分析了我国城市高密度发展的现状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通风与噪声等城市环境问题,指出风、声环境是保证高密度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基础。基于城市形态指标(建筑密度、紧凑度与分形系数)和风、声环境评价标准,以深圳福田中心区和港岛中心区湾仔为研究案例,进行风、声环境的实地调研、模拟分析及对照研究。并从区域、街块的不同尺度探讨风、声环境与城市形态的密切关系,以及风、声环境耦合情况下与城市形态指标的关联性,研究结论为城市设计提供了形态与环境影响的可靠依据。



健康舒适城市气候目标下的街区规划设计

谢俊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城市气候研究室副教授)

谢俊民副教授通过对与热环境、风环境相关的城市气候问题的现象案例描述,引出规划、建筑与景观设计中如何结合城市气候进行设计的思考。着重通过澳门、武汉、上海等城市一些具体案例、典型街区的城市微气候观测与气候环境模拟,详细分析了以健康、舒适的城市气候为目标的城市开放空间、街道高宽比规划中的风环境模拟设计、植栽绿化的微气候与建筑能源影响、空气污染与街道等级的关系等方面,比较了不同设计条件、绿化种植对城市风环境、日照环境的影响差异,提出了更科学的街区规划设计和强化环境教育的迫切要求。


本届研讨会的特色之一是与会学者专业背景多元、学科多样,他们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和环境学等各自的专业视角共同探讨城镇化、城市人议题;特色之二是案例城市丰富,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武汉、青岛、厦门、苏州、太原、香港、澳门等多座城市。研讨会学术的浓度、案例的充实、视角的变化、思维的碰撞和理念的启发,让与会的专家、学者和听众都收获甚丰。

出席本届研讨会的还有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孙彤宇教授、党委副书记刘颂教授、城市规划系主任杨贵庆教授和城乡社区发展与住房建设学科团队赵蔚老师等。来自加拿大女王大学、东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华侨大学等14所国内外大学以及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市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等多家单位的百余名师生参加了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