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建成环境、亲自然城市、韧性城市、低碳城市,等
电子邮箱:jinggan@tongji.edu.cn
学位教育
+1997.09-2002.06,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工学学士
2002.09-2005.03,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工学硕士
2010.09-2016.1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工学博士
职业经历
+2018.12至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2007.06-2018.1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研究员(讲师)
2005.06-2007.06,同济大学硕士毕业留校工作,助教
2014.01-05,美国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城市与国际研究中心,Henry Luce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生态学学会,会员
主讲课程
+本科: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可持续智能城镇化
研究生: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
学术成果
+出版专著
Jing Gan. Urban Biodiversity and Built Environment-Case Study of Shanghai[M].Springer & Tongji University Press,2021.
干靓.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建成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
出版译著
Timothy Beatley(著),干靓、姚雪艳、丁宇新(译).亲自然城市规划设计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Jürgen Breuste, Stephan Pauleit, Dagmar Haase, Martin Sauerwein(著),干靓、钱玲燕、蒋薇(译). 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管理与发展[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Stephen M. Wheeler(著).干靓(译).可持续发展规划:创建宜居、平等、生态的城镇社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教研论文
吴志强,干靓.多学科协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识课程教学探索——以同济大学《可持续智能城镇化》通识课为例.2016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论文集.
科研论文
干靓,钱玲燕,杨秀.乡村内生型发展活力测评: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实践与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20(5)23-33.
钱玲燕,干靓*,张立,蒋薇.德国乡村的功能重构与内生型发展[J].国际城市规划,2020(5):6-13.
格哈德·汉克尔(著),马媛(译),干靓、钱玲燕(校).德国村庄的历史与现状[J].国际城市规划,2020(5):1-5.
Jing Gan, Jürgen Breust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t Environment and Biodiversity in High-density Metropolitan Areas: The Case of Shanghai, China [M]// Jürgen Breuste, Martina Artmann, Cristian Ioja, Salman Qureshi (eds.).Making Green Cities-Concepts, Challenges and Practice, Springer,2020:331-352.
干靓,杨伟光,王兰*.不同健康影响路径下的城市绿地空间特征[J]风景园林,2020(4):95-100.
干靓.城市三维绿色空间指标“绿强度”研究——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央活力区为例[J].住宅科技,2019(11):38-42.
吴志强,干靓*.我国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优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1):41-45.
干靓,郭光普,姚雪艳. 城市街旁绿地的生物多样性支持功能及其环境影响——以上海世纪大道街旁绿地鸟类研究为例[J].风景园林,2019(1):47-52.
邓雪湲,干靓*.韧性理念下的高密度城区河流护岸带生态改造研究——以上海市“一江一河”岸线为例[J].城市建筑,2018(11):48-51.
干靓,邓雪湲,郭光普.高密度城区滨水生态空间规划管控与建设指引研究——以上海市黄浦江和苏州河沿岸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8(5):63-70.
丁宇新,干靓*.上海城市水网景观连接度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J].上海城市规划,2018(4):86-90.
干靓.城市建成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要素与优化路径[J].国际城市规划,2018(4):68-74.
干靓.人与自然叠合视角下的城市多重生境概念与类型研究初探[J]. 中国城市林业,2018(3):1-5.
干靓,吴志强,郭光普.高密度城区建成环境与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地区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8(4):97-106.
干靓,吴志强.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研究进展评述与对策思考[J].规划师,2018(1):87-91.
干靓,郭光普.基于生态位需求的高密度城区鸟类微生境选择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地区为例[J].风景园林,2017 (11):86-92.
Martina Artmann, Manon Kohler, Gotthard Meinel, Jing Gan, Ioan-Cristian Ioja.How smart growth and green infrastructure can mutually support each other —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ompact and green citiesz[J]. Ecological Indicators,2017
孙文尧,王兰*,赵钢,刘刚*,干靓*. 健康社区规划理念与实践初探——以成都市中和旧城更新规划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7 (3):44-49.
干靓,郭光普. 上海高密度城区不同用地的鸟类群落结构研究[J]. 中国城市林业,2017,15(2):18-23.
吴志强、干靓、胥星静、吕荟、姚雪艳、杨秀、刘朝晖.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压力,挑战与应对[J].中国工程科学,2015,17(8):88-96.
吴志强、邓雪湲、干靓. 面向包容的城市规划,面向创新的城市规划—由《世界城市状况报告》系列解读城市规划的两个趋势. 城市发展研究,2015(4):28-33.
GAN Jing. Biophilic planning and design: Creating Biophilc Cities in the context of high density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A].AESOP annual congress 2015(欧洲规划院校联盟2015年会)[C],Prague,2015.07
干靓. 生命亲和城市理论及其对中国城市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3.03.
丁宇新,干靓.被动式节能技术在保障性住房设计中的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2013.03.
干靓,丁宇新.从绿色建筑到低碳城市:日本“CASBEE-城市”评估体系初探[J].城市发展研究,2012.03:55-64.
干靓,胡裕庆,王明远,刘子晨.美国大学绿色校园建设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2.03:30-36.
干靓.美国绿色学校评估体系及其实践研究 [J].城市发展研究,2011.03:97-101.
吴志强,仇勇懿,干靓,刘朝晖,陈锦清,王兰.中国城镇化的科学理性支撑关键——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城镇化与村镇建设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综述[J].城市规划学刊,2011(04):1-9.
吴志强,干靓.城市生态规划技术方法体系研究——以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态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1.03:420-424.
GAN Jing. The Design Process for the Expo Shanghai Site Planning [J]. Urbanistica,2010,vol.143:50-53.
干靓.从世博会看“事件景观”再利用[J].景观设计学,2010(2):22-29
干靓,吴志强.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设计程序的科学设计[J].科学,2010,62(03):3-7.
干靓.基于室外热舒适度的世博园区控温降温技术应用导则研究[A].第一届中国绿色建筑青年论坛论文集[C],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1:170-175.
吴志强,干靓.上海世博会的生态规划设计[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01):57-68.
吴志强,干靓,庞磊.基于环境模拟评价的世博园区室外空间控温降温技术研究[J].工业建筑,2007(增刊):11-17.
Dennis Frenchman著、干靓等译. 北美的节庆活动-场所:城市的内涵和形象塑造 [J](英译汉).国外城市规划,2006(6)13-20.
Dirk Schubert著、干靓译.汉堡港岸地区的转型过程[J](德译汉).国外城市规划,2006(1):1-11.
干靓.1990年代天津市外商投资空间分布基本规律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5(07):46-49.
干靓.Spatial Reflection of Factors in Promoting the World Development: A Study on Past Expos’ Layouts[J].“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sia Pacific Architecture”论文集,2005.06:401-417.
吴志强,干靓.世博会选址与城市空间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5(04):10-15.
奖励奖项
+科研奖项
《世界级滨水区规划建设指引研究,》,获上海市决策咨询奖三等奖(排名第3),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评审委员会,2019.12(排名第3)
《中国城镇化的科学理性支撑关键-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镇化与村镇建设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综述》,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排名第3)/获2012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三等奖(排名第3),2012
《世博园区的模拟评价与布局推导技术创新及其规划应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9),上海市人民政府,2011.11
《基于模拟仿真的世博园区规划设计关键技术》,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5),上海市人民政府,2010.11
教学奖项
同济大学“基准方中奖教金”,2020
《汀洲焕浦-基于亲自然理念的上海杨树浦港地区城市设计》(张修宁,祝昀斌设计,干靓指导)获第五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优秀学生作品一等奖,2020.12
同济大学“三林电梯奖教金”,2018
《汇流汀湾,全时活岛》(吴怡颖、唐婧设计,干靓、童明、肖扬指导)获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2018年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优一等奖,2018.09
《溯根城乡,阡陌织锦》(姚诗雨、王雪妍设计,干靓、童明、卓健指导)获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2017年城市设计课程作业评优一等奖,2017.09
《基于学科交叉研究的可持续智能城镇化通识教育模式探索》,获2017年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第2),2017.09
《激发学生全程交互:智能规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2019年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第3),2020.06
《提升综合思辨能力的城市发展战略创新教学》,获2019年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4),2020.06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2017.06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我心目中的最可爱教师”,2017.05
《多学科协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识课程教学探索——以同济大学<可持续智能城镇化>通识课为例》,获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优秀教学研究论文奖(排名第2),2016.09
《永续价值观导向的生态智慧城市师生协同的创新教学体系》获2015年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5),2015.09
设计奖项
《上海世界级滨水区规划建设导则研究》,获2019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二等奖(排名第5),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2020.04(排名第5)
科研和实践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子课题“多系统规划要素协同的韧性调节空间布局技术与关键变量关系模型”(课题编号: 2020YFB2103904-01),主持人,2020.10 -2023.09.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亲自然城市理论框架与行动建议,主持人,2020.03-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于亲自然感知及其复愈性提升的城市滨水区生态空间优化设计研究——以上海黄浦江两岸为例”(批准号:51978477),主持人,2020.01-2023.12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9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课题,“农林湿复合廊道空间结构优化与亲自然游憩环境营造”(19DZ1203402),主要参与人,2019.10-2022.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促进亲自然体验的城市滨水区环境营造策略研究——以上海黄浦江东岸地区为例”(18YJCZH031),主持人,2018.08-2021.07
同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交叉课题,22120180076,可持续发展导向的德国乡村地方治理路径研究,20万,在研,联合主持人,2018.03-2020.0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体制的国际比较研究-德国”(建村[2017]65号),主持人,2017.06-2018.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于生物多样性绩效测评的高密度城镇化地区生态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批准号:51408426),主持人,2015.01-2017.12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协同减少长江发展足迹之‘水敏性城市’利益相关方有效参与机制研究”,主持人,2014.06-2015.04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际绿色校园联盟运行推广机制研讨”,主持人,2013.10-12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7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课题,“超大城市韧性的理论体系与提升技术”(17DZ1203200),参与人,2017.10-201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上海近代城市生态环境史研究(1843-1949):时空演变、模式识别与机理表征”(项目编号:51778435),主要参与人,2018.01-2021.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乡工业用地空间绩效评价及转型更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51778436),主要参与人,2018.01-2021.12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3-ZD-11)课题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主要参与人,2013.01-2015.06
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上海城乡建设与交通2030年发展研究”,主要参与人、课题报告执笔人,2012.03-2014.01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崇明岛科技专项”课题,《崇明岛生态规划及其智慧设计研究》(课题编号:10DZ0583800),主要参与人,2010.10-2012.09
国家科技部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城市重大项目生态设计综合技术集成研究及应用示范》(课题编号:2007BAC28B05),主要参与人、课题报告执笔人,2008.01-2011.12
国家科技部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城乡动态监测技术集成研究》(课题编号:2006BAJ11B08),主要参与人,2007.01-2010.12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世博科技专项”课题,《世博会城市实验区建设规划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6BAK13B02),主要参与人、课题报告执笔人,2007.09-2010.02
上海市科委“世博科技专项”,《世博会场馆重要建筑规划设计导则研究》(课题编号:05DZ05829),主要参与人、课题报告执笔人,2007.02-2008.01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专项课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建设三维仿真可视化控制管理系统》,主要参与人、课题报告执笔人,2006.08-2007.08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世博科技专项”课题,《2010世博会规划建设全过程的控制管理》(课题编号:05DZ05830),主要参与人、课题报告执笔人,2006.01-2008.03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世博科技专项”课题,《世博园控温降温综合技术研究》(课题编号:05DZ05831),主要参与人,负责基于控温降温的世博园规划设计导则、课题报告执笔人,2006.01-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