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啸 教授

日期:2018-10-31

潘海啸  教授
  



研究方向:城市土地使用与城市交通规划,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低碳城市,城市空间战略模型,城市交通空间的管理和设计等
个人经历:1979年至198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学习,1989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开始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从事城市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6起任教授,负责城市交通研究团队。2005年任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中国教席负责人,中国-欧洲大学城市机动性与可持续发展联合设计竞赛中方负责人。2006年担任中国-丹麦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设计中方协调人。2008年被法国CNAM特聘为访问教授。曾经参加和负责佛山市、乌鲁木齐市、江门市,韶关市和长沙市等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
社会兼职:上海市政府规划咨询专家
世界城市交通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中国教席负责人
《城市规划学刊》编委
近期科研
      项目:
澳大利亚GAMUT 研究中心,上海交通的体制模式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信息环境下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
美国能源基金会项目,中国低碳生态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可持续的城市规划策略研究
世界可持续工商理事会项目, 交通运输与可持续发展
日本交通政策研究所,东亚地区交通学会, 东亚地区可持续城市交通研究
上海2010世博局,上海世博交通需求管理框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轨道交通导向的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的优化
近期咨询
      顾问项目:
浙江嘉兴市东南片区分区规划
贵州凯里市综合交通规划
沈阳市城市交通专题研究
杭州钱江新城交通规划
广东韶关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浙江绍兴市城乡一体化公交规划
山西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
山东淄博城市交通专题研究
出版著作
      教材:
1.城市机动性和无障碍环境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
2.科学发展观与城市规划, 城市交通部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
3.未来的城市交通(翻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城市机动性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欧洲大学联合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
5.交通方式和多模式间的转换(第二次印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
6.城市交通空间创新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7. 快速干道与城镇发展关系研究,国际经验和上海的比较,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
发表论文:姚胜永,潘海啸. 基于交通能耗的城市空间和交通模式宏观分析及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城市规划学刊.  2009(3)
潘海啸. 城市交通空间设计的新探索. 中国名城,2009(5)
刘贤腾,潘海啸. 提高公共交通竞争力的措施分析. 城市规划学刊. 2009(2)-44-49
Pan, H. X., Q. Shen, and M. Zhang. 2009. Influence of Urban Form on Travel Behavior in Four Neighborhoods of Shanghai. Forthcoming in Urban Studies, Vol. 46,No. 2, pp. 274-294.
Pan,Haixiao,M. Zhang. 2008. Rail Transit Impacts on Land Use: Evidence from Shanghai, Chin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Issue Number: 2048
潘海啸,汤�,吴锦瑜等. 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 城市规划学刊. 2008(6)-57-64
潘海啸. 城市轨道交通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交通,2008(4).-35-39
潘海啸,钟宝华. 轨道交通建设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城市规划学刊. 2008(2)-62-69
潘海啸. 轨道交通与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的优化. 城市发展研究. 2008(S1)
潘海啸. 轨道交通与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的优化. 上海城市规划. 2007(6). -37-43
潘海啸,任春洋,杨�晕. 上海轨道交通对站点地区土地使用影响的实证研究. 城市规划学刊. 2007(4). -92-97
潘海啸,崔宁,刘冰. 2010年上海世博会交通全过程需求管理框架. 城市规划学刊. 2006(4).-53-60
潘海啸,杨�晕. 轨道交通对于节点城镇建设发展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4). -45-48
潘海啸,熊锦云,刘冰. 无障碍环境建设整体理念发展趋势分析. 城市规划学刊. 2007(2). -42-46
潘海啸,Ming Zhang. Rail Transit Impacts on Trip Making and Land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China.  Projections, 2006(4)
潘海啸. 缝合城市机动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裂痕――中欧大学联合城市规划设计竞赛之回顾. 国外城市规划. 2006(1). -87-88
潘海啸,卢源. 大学周边产业形成动因及结构的实证研究――以同济大学周边产业群落为例. 城市规划学刊,2005(5).-44-50
潘海啸,任春洋. 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空间耦合关系――以上海市为例. 城市规划学刊. 2005(4).-76-82
潘海啸. 中国城市机动性20年发展的回顾. 国外城市规划,2005(3).-41-45
潘海啸. 上海世博交通规划概念研究――构建多模式集成化的交通体系. 城市规划学刊,2005(1).-51-56
潘海啸. 上海世博多模式交通体系的概念研究. 交通与运输,2005(1).-22-23
潘海啸. Reflexion sur une methodologie de planification du transport urbain. Urbanisme, mars-avril, 2005, No. ISSN 1240-0874, No. 341潘海啸. 中欧“城市机动性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碰撞――中欧大学城市规划设计联合竞赛. 城市规划学刊. 2005(6)
潘海啸. 对当前我国城市交通规划方法论的几点思考,城市规划汇刊.2004(4).-91-92
潘海啸,任春洋. 美国TOD的经验、挑战和展望评介. 国外城市规划,2004(6).-61-65
潘海啸, Jean-Francois Doulet.  区域交通与大都市地区发展整合――城市交通空间创新设暨中法城市交通专题重庆研讨会评述. 城市规划汇刊. 2004(1). -92
潘海啸. New City Policies, Megacities in the Future, Mobility and Social Cohesion, 巴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4年5月5日~6日, www.unesco.org/uati/Prgfr
潘海啸,刘贤腾, John Zacharias, 刘冰, 廖雄赳. 街区设计特征与绿色交通的选择--以上海市康健、卢湾、中原、八佰伴四个街区为例. 城市规划汇刊. 2003(6),-42-48
John Zacharias, Pan Haixiao. Visitor Behavior at the Yuyuan Garden Marke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Environment-Behavior Studies, Huaxia Cultural Publishing limited, 2002,10
潘海啸,张瑛. 上海市轨道交通发展与公共交通运输导向开发区简介. 城市规划汇刊. 2002(4). -69-73
潘海啸,刘冰,杨眺晕,黄嘉伟.沿海大通道建成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规划汇刊. 2002(1). -22-27
庄诚炯, 潘海啸, 刘冰. 由2.1到2.5---容积率变更引发的思考. 规划师.  2002, 18(11). -55-59
卢柯,潘海啸. 城市步行交通的发展:英国、德国和美国城市步行环境的改善措施. 国外城市规划.2001(6).-39-43
潘海啸,卢柯,新“城市美化运动“和城市现代化的思考,城市问题. 2001年增刊
潘海啸. 快速交通对可持续都市区形成的作用研究. 城市规划汇刊.  2001(4). -43-46
潘海啸. 上海快速干道和城镇发展的关系研究. 城市规划汇刊. 2001(5). -33-37
潘海啸,粟亚娟.都市区高速公路对近域城镇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为例. 城市规划汇刊. 2000(5). -44-50
潘海啸. 城市空间的解构――战略规划中的城市模型. 城市规划汇刊,1999(4). -18-24
潘海啸,粟亚娟. 交通规划中GIS方法应用探讨. 城市规划汇刊. 1999(6). -26-31
潘海啸,惠英. 轨道交通建设与都市建设. 城市规划汇刊1999(2). -12-17
潘海啸. 城市道路修拓建与分期建设的评价. 城市规划汇刊.1995(6). -43-50
潘海啸. 发展中的中等城市的交通特征. 城市规划汇刊. 1998(2). -24-29
潘海啸,蔡美权,张涵双,徐循初,郑大立. 城市交通规划方法的改进:  乌鲁木齐城市交通规划探讨. 城市规划汇刊. 1995(3). -7-16,21